300元和500元的機油 差別竟然這么大!
發布人員:管理員 新聞來源:本站 發布日期:2015-09-16 14:53:03
市面上全合成潤滑油已經占據大部分新車市場,300多元的價位區間也是最多用戶所選擇的。但同是稱為全合成機油,不同產品之間的價格卻相差很大,以4L裝為例,入門的300元左右,而中端則賣到600很正常,中高端的則要八九百,更高端的則要過4位數。它們之間有什么差別呢?
標準的不同:SM VS SN
SJ、SL、SM、SN都是美國石油學會的汽油機油標準,SJ是90年代的標準,SL是2001年的標準,SM是2004年的標準,SN是2010年的標準,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全合成機油的標準通常為SM或者SN。
近年來,渦輪增壓加直噴的發動機成為潮流,如福特的1.0T、1.5T、2.0T,大眾的1.4T、1.8T、2.0T等。而缸內直噴、渦輪增壓、替代燃料多樣化等技術提高了發動機動力輸出,但也使發動機工作環境溫度升高,工作環境更為苛刻,更易受到氧化侵蝕,這對機油的高溫清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和SM油品相比,SN油品必須通過以更高指標通過更為苛刻的燃油經濟性發動機試驗,從而保證油品的燃油經濟性及其保持能力,所以SN的機油主要是從高溫清凈性方面提高。如同樣的TEOST MHT高溫沉積物實驗: SN的指標要求是不大于35毫克; SM的要求是不大于45毫克。同樣的3G發動機實驗,平均活塞沉積物評分:SN要求不低于4分,SM要求不低于3.5分。
再如,同樣的VG發動機實驗,發動機平均油泥評分:SN要求是不低于8分,SM要求是不低于7.8分;搖臂蓋油泥評分:SN要求是不低于8.3分,SM 要求是不低于8分;油環堵塞率:SN 要求是不大于15%,SM要求是不大20%。
可以看到,對比SM級別,SN級別機油可提供更好的活塞清凈、高溫沉積和低溫油泥控制性能,滿足發動機在各種工況下的性能需求。同時,油品中硫、磷元素的減少,對三元催化器影響減小,使尾氣處理系統壽命增長,汽車排放更為潔凈。
采用的基礎油不同
機油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基礎油,而你是否知道基礎油的分類?基礎油分為1類、2類、3類、4類、5類,不同級別的基礎油其粘度指數也有明顯的區別,分別為50、105、120、﹥130、﹥140。
一般市場上出售的全合成機油,其基礎油一般采用的是3類,如果采用4類或者5類,那一般都會在包裝上標明PAO或者脂類。一般而言,一些渦輪增壓、高端車、性能車其在市區內走走停?;蛘呒ち荫{駛時油溫會比較高,達到100多度也很正常,所以采用的機油必須要有抵抗高溫能力。
而3類基礎油的粘度指數只有120,在高溫工作條件下粘度會下降,機油變稀,這樣會造成磨損、機油變少、高速爬坡噪音大、無力等現象。而采用4類、5類基礎油的產品則能很好的應對高溫環境,更好的保護發動機。
所以你會看到一些高端車有自已的用油規格及標準,其機油規格遠高于API標準,原因是高端車馬力大,須要高溫高剪切性能的機油,要達到這個要求就必須使用4類PAO基礎油,或5類脂類基礎油才能滿足它要求。
機油符合的車廠標準不同
上文也提到,一些廠家會對機油要求比較嚴格,例如Benz的MB p229.51規格、BMW的04LL規格、Audi的VW 505.00規格、Porsche的A40規格等,都要求機油使用期須達到10000公里,磨損值少于6個原子/小時。要讓機油達到這樣要求,就必須使用符合車廠規格的機油,而且須高抗磨、高潔凈、減少磨損和油泥產生。
如某品牌其售價300元左右的全合成機油能符合美國石油協會SN,SM,SL,SJ和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3/B3 & A3/B4規范要求。獲得:梅賽德斯-奔馳 MB-Approval 229.3/MB-Approval 229.1;大眾 505.00/502.00;保時捷A40授權。
而同品牌同系列售價500元左右的全合成機油,其除了能符合以上要求,還能滿足日產GT-R、梅賽德斯-奔馳 MB-Approval 229.5/MB-Approval 229.3;寶馬Long life-01,其包括使用、情節性等性能對比300元左右的產品都會好上不少。
標準的不同:SM VS SN
SJ、SL、SM、SN都是美國石油學會的汽油機油標準,SJ是90年代的標準,SL是2001年的標準,SM是2004年的標準,SN是2010年的標準,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全合成機油的標準通常為SM或者SN。
近年來,渦輪增壓加直噴的發動機成為潮流,如福特的1.0T、1.5T、2.0T,大眾的1.4T、1.8T、2.0T等。而缸內直噴、渦輪增壓、替代燃料多樣化等技術提高了發動機動力輸出,但也使發動機工作環境溫度升高,工作環境更為苛刻,更易受到氧化侵蝕,這對機油的高溫清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和SM油品相比,SN油品必須通過以更高指標通過更為苛刻的燃油經濟性發動機試驗,從而保證油品的燃油經濟性及其保持能力,所以SN的機油主要是從高溫清凈性方面提高。如同樣的TEOST MHT高溫沉積物實驗: SN的指標要求是不大于35毫克; SM的要求是不大于45毫克。同樣的3G發動機實驗,平均活塞沉積物評分:SN要求不低于4分,SM要求不低于3.5分。
再如,同樣的VG發動機實驗,發動機平均油泥評分:SN要求是不低于8分,SM要求是不低于7.8分;搖臂蓋油泥評分:SN要求是不低于8.3分,SM 要求是不低于8分;油環堵塞率:SN 要求是不大于15%,SM要求是不大20%。
可以看到,對比SM級別,SN級別機油可提供更好的活塞清凈、高溫沉積和低溫油泥控制性能,滿足發動機在各種工況下的性能需求。同時,油品中硫、磷元素的減少,對三元催化器影響減小,使尾氣處理系統壽命增長,汽車排放更為潔凈。
采用的基礎油不同
機油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基礎油,而你是否知道基礎油的分類?基礎油分為1類、2類、3類、4類、5類,不同級別的基礎油其粘度指數也有明顯的區別,分別為50、105、120、﹥130、﹥140。
一般市場上出售的全合成機油,其基礎油一般采用的是3類,如果采用4類或者5類,那一般都會在包裝上標明PAO或者脂類。一般而言,一些渦輪增壓、高端車、性能車其在市區內走走停?;蛘呒ち荫{駛時油溫會比較高,達到100多度也很正常,所以采用的機油必須要有抵抗高溫能力。
而3類基礎油的粘度指數只有120,在高溫工作條件下粘度會下降,機油變稀,這樣會造成磨損、機油變少、高速爬坡噪音大、無力等現象。而采用4類、5類基礎油的產品則能很好的應對高溫環境,更好的保護發動機。
所以你會看到一些高端車有自已的用油規格及標準,其機油規格遠高于API標準,原因是高端車馬力大,須要高溫高剪切性能的機油,要達到這個要求就必須使用4類PAO基礎油,或5類脂類基礎油才能滿足它要求。
機油符合的車廠標準不同
上文也提到,一些廠家會對機油要求比較嚴格,例如Benz的MB p229.51規格、BMW的04LL規格、Audi的VW 505.00規格、Porsche的A40規格等,都要求機油使用期須達到10000公里,磨損值少于6個原子/小時。要讓機油達到這樣要求,就必須使用符合車廠規格的機油,而且須高抗磨、高潔凈、減少磨損和油泥產生。
如某品牌其售價300元左右的全合成機油能符合美國石油協會SN,SM,SL,SJ和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3/B3 & A3/B4規范要求。獲得:梅賽德斯-奔馳 MB-Approval 229.3/MB-Approval 229.1;大眾 505.00/502.00;保時捷A40授權。
而同品牌同系列售價500元左右的全合成機油,其除了能符合以上要求,還能滿足日產GT-R、梅賽德斯-奔馳 MB-Approval 229.5/MB-Approval 229.3;寶馬Long life-01,其包括使用、情節性等性能對比300元左右的產品都會好上不少。